灭火器使用方法
2021-03-08 07:00:01 4136次浏览
价 格:面议
干粉灭火器的原理:
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化学灭火剂外,干粉灭火剂一般分为Bc干粉灭火剂和ABC干粉两大类。干粉灭火剂主要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
使用方法:
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
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4、如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
5、如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则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7、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8、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灭火器嘴对准燃烧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
9、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器的冷却作用甚微,在着火点存在着炽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
消防工程培养适应21世纪消防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掌握火灾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和各类设施、设备的消防安全技术与工程方法,掌握消防法规、防灭火工程技术、火灾
-
消防工程培养适应21世纪消防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掌握火灾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和各类设施、设备的消防安全技术与工程方法,掌握消防法规、防灭火工程技术、
-
消防即预防和扑灭火灾的意思。 Fire control;Fire fighting;Fire protection灭火与防火,或灭火和防火。亦指灭火、防火人员。郭孝成《浙江光复记》:卫队及巡警消防,见势已烈,均袖缀白布,以表输诚。如:必须抓
-
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这个词。最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
-
奴隶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三座粮食仓库。这是有文字以来,最早的火灾记录。 事实上,文字出现之前,先民们早已遭到火灾的焚掠。为了生存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始了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当考古工作者,把一座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人类居住遗址,发掘并
-
面对防范和处理火灾,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和史家,一向十分看重。 春秋早期在齐国任宰相,并使齐国富强起来,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位霸主的政治家管仲,他就把消防作为关系国家贫富的五件大事之一,提出了修火宪的主张。春秋晚期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
龙岗二次装修消防申报验收,龙岗二次装修消防工程备案,深圳华壹城消防工程公司深圳消防申报不合格,华壹城消防公司帮你提供整改方案深圳消防工程公司二次设备整改施工,近期深圳华壹城消防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查看正在施工的二次装修场地,几家装修场地施工人
-
公元前2070年夏王朝成立迄今四千多年来,历代王朝都把防范和治理火灾的消防工作列为国家管理公众事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体制。在封建社会,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皇帝,直接过问消防治理,并发布相关的诏书,在发生重大火灾时采取素服、避殿
-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三大殿发生火灾后,明成祖在罪已诏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对治国安民的十二个方面进行深刻反省。清乾隆皇帝弘历有关炎灾的上渝,仅《中国火灾大典》收录的就达54次,为历代皇帝之最。在嘉庆二年(1797年)十月二十一日,乾
-
御灾防患,各级地方行片长官职责所在,他们为保一方平安,也曾大力推行火政。像汉代成都太守廉范,唐代岭南节度使杜预、永州司马柳宗元,宋代的户县知县陈希亮,明代徽州知府何歆等,因大力推行火政,造福人民,民感之,史家为他们立传,人民为他们建祠立碑,
-
报警时要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着火物及火势大小,并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1、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 2、要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和火势大小,以便消防部门调出相应的消防车辆; 3、说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号码;4、要
-
干粉灭火器的原理:灭火器内充装的是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且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它是一种在消防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灭火剂,且主要用于灭火器中。除扑救金属火
-
一般而言,逃生状况可分为三种: 一是逃生避难时,二是室内待救时,三则是在无法期待获救时。其方法叙述如下: 逃生避难时 1、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 2、顺着避难方向指示,进入安全梯逃生。 3、以毛巾或手帕掩口
-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全社会成员的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下才能搞好。消防工作具的社会性;消防管理应渗透到人类生丰收的一切领域之中,从而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社会性;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在生产
-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全社会成员的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下才能搞好。消防工作具的社会性;消防管理应渗透到人类生丰收的一切领域之中,从而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社会性;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在
-
消防一词,系日本语,在江户时代开始出现这个词。最早见于亨保九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武州新仓郡的《王人帐前书》,有发生火灾时,村中的消防就赶到的记载。到明治初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消防一词开始普及。但消防的根在中国。日本的文字
-
古代火灾记录与消防措施消防 《甲骨文合集》刊载的第583版,第584版两条涂朱的甲骨卜辞,记录了公元前13391281年商代武丁时期,奴隶夜间放火焚烧奴隶主的三座粮食仓库。这是有文字以来,最早的火灾记录。 事实上,文字出现之前,先民们早已
-
古代消防思想及政策 面对防范和治理火灾,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家和史家,则一向十分看重。 春秋早期在齐国任宰相,并使齐国富强起来,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位霸主的政治家管仲,他就把消防作为关系国家贫富的五件大事之一,提出了修火宪的主张。春
-
到战国时的法家李悝,集各国法之大成,著成《法经》,已经把防范和治理火灾的内容列入法的条文。《法经》虽然全文已佚,仅存六篇目录,但这一点则可从以《法经》为蓝本的后世成文法典《唐律疏议》中得到证明。 我们祖先在同火灾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
-
在封建社会,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皇帝,直接过问消防治理,并发布相关的诏书,在发生重大火灾时采取素服、避殿、撤乐、减膳等措施,甚至下罪已诏以自责,进行反省、修德,并广开言路,片听臣下的批评和建议。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夏四月,汉高祖的